天津学车 安心放心
咨询电话:022-66351726
东风入股PSA开创企业国际化新时代
发布者:塘沽驾校  发布时间:2014-02-21  阅读:61996次
中国央企入股跨国汽车集团第一例终于浮出水面! 日前,东风集团发布个股公告,表示有意认购PSA(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的定向增发及供股,总代价约为800 百万欧元,且预期法国政府亦会以同等条件认购PSA的定向增发及供股。并将与PSA、法国政府及EPF(即Etablissements Peugeot Frères,根据法国法律组织及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与FFP(即根据法国法律组织及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就所持PSA之股权订立股东协议。 这意味着,东风将投入大约8亿欧元收购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的部分股份,或将与标致家族、法国政府形成三个大股东持有PSA同等比例股份的大股东架构。 笔者认为,这起国内汽车央企为数不多“走出去”的案例,是中国车企进一步走向世界舞台,展开资本运作的表现,符合车企走向国际化的需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弹指一挥间,屈指算来,中国加入WTO已经十多个年头。 而在此期间,中国汽车从世界上的第5大汽车生产国,一跃成为“Number one”,并且连续5年稳居全球第一大车市的地位。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3年中国汽车产销2211.68万辆和2198.41万辆,同比增长14.76%和13.87%。其中乘用车产销1808.52万辆和1792.89万辆,同比增长16.50%和15.71%;商用车产销403.16万辆和405.52万辆,同比增长7.56%和6.40%,稳居世界头号汽车产销大国的地位。 但是,十多年来,在更加开放的语境下,中国车界一直在被动国际化,而鲜有主动国际化。 国外汽车企业纷纷抢滩中国,竞相在华设立合资企业,输出产品但保留技术,让合资中方沦为全价值链低端的组装厂。 在过去一年,中国汽车市场售出了1000多万辆形形色色的外资品牌的乘用车,为跨国汽车公司贡献了盆满钵溢的真金白银。 与此对照的是,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只是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初步实现了产品销售的国际化,但还远远没有实现企业的国际化。 在单纯的汽车出口遭遇滑落的背景下,企业的国际化变得更加重要。 统计显示,2013年在我国汽车销量大幅增长之际,汽车出口量反而跌破百万辆大关,降至97.73万辆,同比减少7.5%。其中乘用车出口量为59.63万辆,同比减少9.8%;商用车出口量为38.10万辆,同比减少3.5%。在乘用车细分市场中,轿车出口量明显下降,其余车型均保持增长;商用车细分市场中,货车出口下降、客车增长。 长期以来,在外国企业走进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双向国际化进程中,中方所处的一端明显偏弱和不足。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汽车企业的国际化,整体尚处在起步阶段。 在国际化的兼并重组舞台上暂露头角的、大手笔资本运作的,多是民企的身影。比如,石破惊天般的“吉利收购沃尔沃”、跌宕起伏的“双庞救萨”等。 最为成功的是,2010年3月28日,吉利宣布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 而青年汽车与庞大集团联手竞购萨博的行动最终失败了,因为中方的数千万欧元的陆续投入并未能拯救即将倾覆的萨博之舟。 与此同时,国企也进行了国际化的有益尝试。比如,上汽集团曾经控股韩国双龙。不过,虽然一度收购了其51.3%的股份,但2008年底遭遇全球金融风暴洗礼的韩国双龙汽车现金断流、工资停发,上汽向其注入4500万美元,哪知韩国双龙汽车随后宣布提交破产保护的“回生”程序申请,使得作为债权人上汽后损失高达40亿人民币。尽管竹篮打水一场空,但还是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工信部有关领导曾经提出,一个汽车强国的3大标志应当是:“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世界知名的世界企业和品牌”、“学会利用国际和国内两种市场资源,开拓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并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以及“掌握核心技术和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商务部有关领导也强调,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要实现两个转变——由国内市场国际化向产业国际化转变;由产品国际化向企业国际化转变。 在后合资时代,通过海外投资、并购股份的国际化运作新途径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就成为必然考虑的举措和亟待展开的行动。 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壮大自主事业是中国汽车企业在2000万辆市场新时期的重要内容,否则逃不脱“无论造多少车都是别人辉煌”为人作嫁衣的苦涩和失落。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语境下,走向海外,是本土企业成长为比肩跨国汽车巨头的不可逾越的途径。抓住有利时机、有针对性的展开国际资本运作,可以通过联合研发等手段,跨越式的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弥补短板。 中国要想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强国,需要车企以更加坚定的姿态走向海外,向国际化企业转变。而试水收购国外整车企业的股份,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通过持股,形成了利益联盟。既可以分享经营成果,又可以获得更多技术合作的支持。在中国车企尚未特别强壮之前,不是发动“蛇吞象”式的收购而是部分持有外企股份的股权运作,更有助于降低风险。 尽管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但是鲜有跨国收购和股权运作的行动,在国际资本市场上长期缺位,与全球产销大国名不相符。 走国际化道路,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行跨国资本运作,对于中国车企具有重要意义。 欧洲汽车市场大滑坡已经持续六年,令身处旧大陆的本土车企深陷困境。为了稳定生产经营和进一步拓展生存空间,一些车企对合资合作表现出比此前更大的兴趣,从而给中国车企加快走出去提供了机遇。 期待更多的中国车企吹响国际化的号角,展开更多的国际化“行动”!
Copyright © 2008-2013 天津滨海驾校网(http://www.car88.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津ICP0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