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按上限严处
发布者:塘沽驾校
发布时间:2013-12-05
阅读:35752次
5招预防驾驶疲劳
研究>
荷兰研究人员发现,夜间连续驾车两小时危险程度等同于酒后驾驶,超过3小时则如醉酒驾驶。
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研究人员招募14名年龄介于21岁至25岁之间的健康男青年参与实验,研究夜间疲劳驾驶的危险程度。
在专人陪同下,每名实验对象在夜间分别连续驾车2小时、4小时和8小时。根据实验要求,车速保持每小时128.7公里,在中间车道行驶。研究人员摄录下实验对象驾车情况,对比已知酒驾情况。
结果显示,夜间连续驾车两小时,实验对象驾驶差错与血液酒精浓度为每百毫升50毫克的驾驶者相同;驾车3小时,所犯差错与血液酒精浓度每百毫升80毫克的驾驶者相同;驾车4.5小时,则与酒精浓度每百毫升100毫克的驾驶者相同。
夜间疲劳驾驶,危险如同酒驾
引起驾驶疲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交巡警部门根据对驾驶员疲劳驾驶的调查分析,做了以下总结:
生活环境:居住地离工作地点过远;家务事过多或夫妻不和睦;精神负担重;参加文娱活动时间太长。
睡眠质量:就寝过晚,睡眠时间太少;睡眠效果差。
车内环境:空气质量差,通风不良;温度过高或过低;噪声和振动严重;座椅调整不当;与同车人关系紧张。
车外环境:在午后、深夜时段行车;路面状况差;道路条件好;交通环境差或拥挤。
运行条件:长时间行车;车速过快或过慢;过于限制到达目的地的时间。
身体条件:体力、耐久力差;视、听能力下降;服用驾驶车辆忌用的药物;女性生理特殊时期(经期、孕期)。
驾驶经历:技术水平低、操作生疏;驾驶时间短、经验少;安全意识差。
预防驾驶疲劳是保证行车安全的最有效途径,当已经感到疲劳再去改善,不如做好预防效果更好。
专家建议,预防驾驶疲劳可采取以下措施:
(1)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效果。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3)科学的安排行车时间,注意劳逸结合。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连续行车4小时,必须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夜间长时间行车,应由2人轮流驾驶,交替休息,每人驾驶时间应在2~4小时之间,尽量不在深夜驾驶。
(4)注意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休息方式。驾驶车辆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姿势,可时常调整局部疲劳部位的坐姿和深呼吸,以促进血液循环;
(5)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行车中,保持驾驶室空气畅通、温度和湿度适宜,减少噪声干扰。